上海便利店乱象观察:竞争过度、10米一店、亏多盈少

中国商报 作者:王 琰   2012-08-31 14:27
核心提示:“拥挤的便利店”在今天的上海正愈演愈烈,这也是上海市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规范”的原因所在。而上海市场孕育的商机也在促使上海市各大商业集团纷纷进入便利店这一业态。便利店的遍地开花也使得便利公司之间“抢点大战”日趋白热化,很多繁华路段几乎是10米一店,甚至店与店之间仅一墙之隔。

  在上海,目前有着6400多家便利店,平均每4000人就拥有一家,其网点密集度全国最高。也正由于这个原因,致使便利店都过得很艰难。目前,由于同业竞争加剧、租金攀高、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便利店面临极大的压力。

  在便利店争相角逐的上海,小小便利店正在引发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近日,上海将于年底出台《连锁便利店服务质量规范》的消息频频传出,一纸“规范”到底能不能为激战正酣的上海便利店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它对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又或者是在某种程度上扼杀着市场自由竞争的细胞呢?

  “插手”过度竞争

  在上海,6000多家便利店正上演着一出沪上大会战,因而人们也戏称上海是便利店的“魔都”。据相关数据显示,上海目前有便利店6400余家,外资与内资似乎平分秋色。其中,盘踞上海多年的农工商拥有1500家左右的好德、可的;本土大佬上海联华示旗下拥有1200多家联华快客;而国有老牌良友金伴在上海也拥有将近600家店。

  直观的数据揭开了上海便利店竞争惨烈的冰山一角。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上海便利店网点密集度达全国最高水平,平均每4000人就有一家便利店。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分析道,上海便利店业态接近饱和。由于便利店密度太高,致使各店遭受微利甚至亏损,便利店都过得很艰难。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上海便利店起步时间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2005年就达到饱和状态。再加上租金攀高,人力成本增加,便利店面临极大的压力。

  而在中外便利店拼杀的正眼红之时,一场来自政府将要开始“插手”规范便利店竞争的风声近来不绝于耳。

  据参与起草该“规范”的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介绍,《连锁便利店服务质量规范》是由上海商务委员会和上海市连锁经营协会牵头起草。为有效提升上海连锁便利店服务质量和水平,《连锁便利店服务质量规范》地方标准即将进入审定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据报道:对于在同一商区,百米内同一品牌便利店出现五六家的现象,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沈伟民表示,《连锁便利店服务质量规范》将规定合理的区域空间,设置相应距离规定,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会将指导相关连锁企业合理调整布局,推动行业合理有序竞争。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合理区域空间内设置相应距离”似乎很难界定,究竟便利店间隔距离多少才算合理,或许市场更有发言权。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规范”似乎对上海便利店最受关注的如何限制同业选址恶性竞争方面,仍然没有太大突破。而且“规范”毕竟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对于限制便利店过度竞争的实际意义可能不大。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据参与起草“规范”的相关专家表示,此次将要出台的“规范”主要从提升便利店服务质量方面考虑。“"规范"主要是对便利店服务形象、商品、服务人员、店铺环境和商品质量等进行规定。不会做出百米内只能设立几家便利店的限制,而是针对流程性、规范性的事项。”

  而记者还注意到,无论此次“有形之手”是否真的要“规范”上海便利店的选址问题,但早在十年前,行业内的一纸“盟约”早已将选址风波推向高潮。

  选址进入误区

  2002年10月,联华便利、可的便利、良友便利、好德便利、华联罗森(需求面积:30-150平方米)、21世纪便利、85818、四海便利、家家乐等上海便利店协会成员“歃血为盟”,制定了上海便利店首份“选址公约”。

  根据当时的约定,在一般路段的同侧或相对两侧开设便利店,店与店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00米;交通要道、主要道路的交叉路口或拐角,不低于半径50米;坚决做到不隔墙、相邻开店等。当时的一纸“选址公约”曾一石激起千层浪,但经历了市场的洗礼后,这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

  专家告诉记者,“十年前,上海

  各家便利店签署的百米公约早已没有什么约束力了。”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在上海卢湾区打浦路、瞿溪路、斜土路区域,在大约0.5公里的范围内,竟然挤进了9家便利店:罗森、可的、好德、喜士多、良友、全家、21世纪便利店。专家表示,“它们同样小巧玲珑、同样彻夜不休、同样在你未想跨入时就打开了自动门,在拥挤的街头拥挤地生存着。”

  事实上,这一幕“拥挤的便利店”在今天的上海正愈演愈烈,这也是上海市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规范”的原因所在。而上海市场孕育的商机也在促使上海市各大商业集团纷纷进入便利店这一业态。便利店的遍地开花也使得便利公司之间“抢点大战”日趋白热化,很多繁华路段几乎是10米一店,甚至店与店之间仅一墙之隔。

  这或许印证了一句业内有名的选址格言:假如你实在不知道该怎样选址,那就学你对手的做法,它到哪儿,你就到哪儿。于是选址战中的“扎堆”效应产生了。

  而近年来,商家在便利店选址方面进入了许多误区。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表示,首先,便利店的选址不强求一定要开在人流多的地方,即便开设在居民区也需要一定流量的流动性顾客群支持。便利店单体规模小,可采取灵活的选址策略,除居民区、居民商业区外,办公区、文教区、医院以及车站、码头等都适合便利店而不适合超市进行选址开店。

  其次,便利店的营运能力所能覆盖的区域即所谓商圈比较小。有调查显示:便利店的商圈为250米,这就使便利店较为准确地把握这一范围内消费者的特征及需求成为可能。

  发展便利店属于长期投资,回收期较长,同时便利店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必须发展到一定规模才能有效益,这也许是上海各大便利店公司苦苦“圈地”的苦衷。但店铺之间没有了距离,大家的日子更加难过了,这才是上海便利店选址风波的根本所在。但另一方面,这样的一场“贴身肉搏”会不会更加迅速地带领行业优胜劣汰呢?

  盈利模式是发展关键

  其实,不论是外资还是本土便利店在上海都十分活跃。上海主要有10个连锁便利店品牌,共4807家便利店。1996年外资便利店罗森首次进入上海,2001年喜士多进驻,2004年全家登陆上海。外资便利店一直对上海这块蛋糕虎视眈眈,7-11、喜士多、罗森与全家纷纷在上海安营扎寨。7-11在上海拥有100多家门店,全家多达717家。外资便利店占比28%,总计1347家门店。在外资零售“入侵”上海的同时本土便利店也不甘示弱,加紧扩张之路。

  不过,记者注意到,2007年年底,上海农工商集团接手光明集团旗下的可的便利店,并一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便利公司,门店总数达2314家。而时隔4年,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农工商便利店总数才2356家。平均每年新增门店不到11家。也就是说,现在,上海便利店市场上,外资与本土便利店市场份额和门店的比例是2比8的话,再过三至五年,很可能就是4比6;又过三五年,很可能就是6比4,甚至7比3,上海本土便利店占优的局面将彻底改变。

  同时,外资便利店在商品结构、选址布局以及人力资源上和内资便利店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所以早在2008年,全家在华便利店已做到店铺端赚钱,2011年第三季度则跨过总部费用的损益平衡点,单季获利突破1000万元。

  另一方面,内资便利店的盈利水平一般在1%左右,而且目前是“亏多盈少”。以单店日均商品销售额为例,上海的7-11约为1.5万元人民币,而内资便利店平均不到4000元,有的甚至不到3000元;商品毛利率前者为30%,后者为16%至22%不等,如果包括后台收入,综合收益率为25%至29%,比前者的综合收益率也要低7至9个百分点;净利润率前者在5%以上,后者在1%以下。

  不仅如此,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告诉记者,在关键的盈利模式上,外资便利店更注重单店盈利,以7-11为例,其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加盟商的利润分成,也就是说,加盟商赚钱越多,总部的盈利就越大。他们不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也不收取加盟商的配送费,而这两项恰恰是内资便利店的主要盈利模式。反观内资便利店的加盟方式,依然没有跳出大卖场的窠臼。由于可以收取进场费与配送费,所以,即使加盟店亏损,总部也能保持盈利,而这对于单店来说是灾难性的。

  胡春才表示,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家内资便利店经常会有3000多种商品。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它有出色的销售能力,而是因为每引进一种商品,总部就可以向商品的供应商收取一笔加盟费。

  经营模式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盈利模式上的差异。外资便利店更注重单店盈利,所以即使店面数量不如内资便利店,但同样的面积和地段,其利润是后者的两倍之多。

  胡春才认为,服务或许是本土便利店与外资便利店之间最大的鸿沟。而“与狼共舞”已经不可避免,在这一场“圈地”战背后的较量中,寻找可靠的盈利模式才是内资便利店发展的关键。

  纵深

  一场背后的较量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上海即将出台的“规范”主要是针对流程性、规范性的事项,对便利店服务形象、商品、服务人员、店铺环境和商品质量等进行规定。但事实上,在便利店业态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便利店的竞争早已超越店址或营业时间这样的传统竞争要素,更多地集中于如何提升为消费者的服务上。因此,无论此次“规范”出台与否,便利店竞争的关键最终都将落在服务这张牌上。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内资便利店在“内功”方面还有待加强。一个运营情况良好的便利店要有前后两个系统的支持。内资目前在店面选择、服务等前台系统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外资,在后台食品加工、消费者喜好分析、商品结构优化、产品周转率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例如食品加工方面,全家在上海建设有中央厨房,而罗森方面也在上海拥有自己的鲜食厂。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7-11便利店食品基本属于独创,在约3000个商品构成中,日配品80%为独创,加工食品20%为独创,而这些自有商品又是高毛利商品,有些独家销售商品更是可以提升人气,可以提高其营业额和毛利。另外,从整体来看,内资便利店的门店面积都太小,远远满足不了生鲜销售和鲜食制作的需求。这在先天上就输了外资同行一大截。

  而记者在快客便利店看到,该店经营的商品多为食品饮料,也有一些日常用品和香烟,惟有进门处待售的报纸,显示出一点便利店的味道,店面太小,几乎乏善可陈。但7-11便利店的景象则是:倾斜式的冷藏柜可以自动整理排面;液晶电视不停播放着商品广告;三台收银机方便顾客快速结账;店内的装修非常漂亮,店里的人气也不错,经营的商品除了食品、饮料、烟酒、日用品外,最具特色的是有很多自制的快餐和热食。7-11在北京的一些店铺也已开始提供代收电话费、手机费、水电煤气费、彩扩冲印、干洗衣服,代售彩票、演唱会票、旅游票,代销报纸、杂志等便利服务。

  此外,赖阳表示,内资本土便利店缺乏对员工的服务意识的培养和店铺统一化管理制度。比如,7-11会在下雨时向顾客免费提供餐巾纸,而一些本土便利店却不接受顾客在店内躲雨。7-11和全家等企业在培训员工如何对待消费者方面投入巨大,从说“感谢光临我们商店”,到不要把商品扔给顾客,他们必须要教会员工基本的礼貌。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中国商报 作者:王 琰,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