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1995:改变马云和中国互联网进程的一张机票

澎湃新闻网   2014-09-20 07:40
核心提示:1995年马云去美国时与阿霍夫妇合影。在西雅图,阿霍的女婿斯图尔特·特拉斯蒂第一次向马云介绍了互联网。此刻,马云正在美国庆祝他一手创办的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而他本人也一跃成为中国新首富。

  1995年马云去美国时与阿霍夫妇合影。在西雅图,阿霍的女婿斯图尔特·特拉斯蒂第一次向马云介绍了互联网。

   此刻,马云正在美国庆祝他一手创办的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而他本人也一跃成为中国新首富。

   而这一切的起点,恰恰也是发生在19年前的美国——那一年马云第一次踏上美国国土,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进程。

  

  因缘际会

   阿里巴巴帝国起点也应从1995年开始。

  1995年的中国还带着一层厚厚的时代色彩,“想要富先修路”成为那一年的主题,马云的家乡杭州也不例外,现在的沪杭高速公路就动工于那一年。

  公路建设吸引了大批海外投资者,其中有一个美国商人,他从地球另一端飞到杭州和政府谈修路,项目后来并不顺利,但却把马云带去了美国。

  当 时,这位美国商人与杭州政府合作修建杭州到阜阳的高速公路,但谈判僵持了一年,美方资金迟迟不到位,最后双方认为沟通有问题,缺的是个好翻译,因此便聘请 了马云,他当时还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英语老师,“课余”一手创办了当地最早的专业翻译机构海博翻译社,算是小有名气。在协商过程中,外商推脱香港董事会 不批资金,马云便去了香港,香港方面说资金被美国扣留,马云又赶去美国。

   刚到美国的马云日子过得相当惬意,后来成为他助理的陈伟在《这才是马云》里这样描述他在拉斯维加斯住的顶层房间,“一按旋钮屋顶立即打开,就剩一层玻璃,躺在床上可以看见满天繁星。”

   好日子并没有延续,一个月后,马云开始怀疑自己上了贼船,并一度被软禁。

   这段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在马云此后接受采访时被多次提及,但发展脉络却不甚明晰。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这样描述,马云首先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马里布海 滩,找到一个他称为“Fred”的美国人索取拖欠款项。Fred没有答应,不仅如此,他将马云软禁在海滩的别墅,威胁马云与他合作诈骗中方。“他甚至在我 面前摆弄手枪,这显然是在威胁我。”马云说。

  尽管恩威并施,Fred始终没有说服马云,马云最终顺利离开。

  邂逅互联网

   所幸马云回国前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他买了一张去美国港口城市西雅图的机票。

   抵达西雅图后,马云找到同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外教比尔·阿霍。

    之前正是因为阿霍,马云知道了互联网的存在。1994年年底比尔回国过圣诞节,返回杭州后,他开始跟马云滔滔不绝讲在美国看到的时新玩意——互联网。“其实他对网络也是一窍不通的。”马云说,尽管如此,比尔还是讲得很激动,马云听得也很激动。

   在西雅图,阿霍把马云带到女婿工作的网络公司,就是在这家西雅图第一家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马云初次邂逅互联网,他显然很紧张。

  “我不敢碰电脑,因为弄坏了很贵的。”马云多年后依然记得当时的心情。

    1995 年个人电脑还是“奢侈品”,一台中等配置的电脑大约1000美元,当时做大学老师的马云月收入不过100多元。互联网更加是稀罕玩意儿,中国甚至还没有。 即便是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两样东西也并非人人都消费得起。1995年的互联网很荒芜,如今叱咤风云的Google当时还不存在,两位创始人甚至还没认识。

  尽管马云生怕弄坏了赔不起,但朋友鼓励马云,告诉他想知道什么就可以敲什么。马云小心翼翼在键盘上敲出有生以来第一个单词“beer”,德国啤酒、美国啤酒、日本啤酒出现在屏幕上,但是没有中国啤酒。他又敲了“Chinese”,没有搜索出任何信息。

   马云灵机一动,让朋友把他的海博翻译社做成简单网页,写明报价、电话和信箱。海博翻译社的网页早上挂上网,马云中午出门去逛西雅图。当天马云接到电话,被告知已经收到五封电子邮件,其中一封邮件说海博翻译社是互联网上第一家中国公司,希望和马云合作。

  马云立刻嗅出商机。

  “哟,这东西将来可能有戏。”马云告诉自己。当时的他已过而立,正在考虑下海创业。

  两周后,马云回到国内,行李箱中多了一台电脑。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阿里巴巴马云阿里上市
本文转载来自:澎湃新闻网,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