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业绩惨淡深陷疲软状态 成为行业最差引人思考

华北新闻网   2015-09-29 09:27
核心提示:随着服装品牌的增多,消费者愈发成熟理性,对于奢侈品也从品牌消费转变成产品消费,再加上,用户的消费形式越发趋于多元化,如线上购买、海外代购等,但prada并未随之改变,目前仍以最为传统的线下门店消费为主。

  近日,PRADA(需求面积:200-500平方米)集团公布了上半年财报,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7月31日,PRADA集团收益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而原本被视为黄金市场的亚太区最为惨淡,一季度仅有0.6%的增幅,成了业绩的拖油瓶。曾名噪一时的奢侈品品牌,如今业绩表现已成为行业最差,其背后的巨大反差不禁让人深思。据行业人分析,prada之所以深陷疲软状态,或与其产品定位、质量、售后服务,以及当下的消费环境变化有着直接关系。

  据了解,一直以来,很多奢侈品都被消费者“标签化”,比如爱马仕的奢华、范思哲的前卫、Gucci经典、Dior高贵……标签化意味着品牌定位明确,拥有独特优势,易吸引同领域爱好的消费者。但PRADA的标签并不明显,曾有一部分消费者认为Prada职业、百搭,但官方却以“女魔头”的营销,意图表现出位、前沿,前后出入较大,模糊了核心吸引力。不仅如此,Prada“龟速”的新品上新速度也一直被消费者诟病,甚至有人调侃:“Prada新品上架速度还比不过新店的开设速度。”

  其次,质量问题也是消费者将其踢出衣橱的重要原因,近日北京市工商局抽检服装鞋履,PRADA惨登奢侈品黑榜,网上搜索吐槽“PRADA质量差”的网页竟有7.7万之多,其中多次提到皮具金属扣脱落、“鼓包”等问题。对此PRADA官方态度强硬,解释并非质量问题,是消费者使用不当所致。由于PRADA售后的不作为,使得消费者的“不爽”情绪并未得到有效疏导,而是随着信息时代洪水般传播,进一步降低了品牌口碑。

  不仅如此,随着服装品牌的增多,消费者愈发成熟理性,对于奢侈品也从品牌消费转变成产品消费,prada原本“躺着赚钱的好日子”再也不复存在。再加上,用户的消费形式越发趋于多元化,如线上购买、海外代购等,但prada并未随之改变,目前仍以最为传统的线下门店消费为主。种种原因,让这位曾经用时间打磨的奢侈品陷入滑铁卢的生存惨境。

  “其实无论是国际奢侈品还是国内女装,终端消费都依赖两种人,一是越发理性的常态客户,二是一、两次购买的边缘客户。prada的困境就在于其过多依赖边缘客户的短期消费,所带来的暂时业绩提升,而没有去思考如何留住持续购买力强的常态客户。”卡莎布兰卡的创始人陈燕飞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任何一个品牌都要依靠20%的常态客户实现80%的业绩增长,因此如何抓住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精心、精细、精准的营销,才是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卡莎布兰卡自创立以来,就以服务客户为最高标准,这也是其为何能在登陆中国后的短短11年内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国内轻熟女装第一品牌的根本原因。

  卡莎布兰卡知道,常态客户比起品牌,他们更注重产品本身,即最为实际的款式、质量、消费体验等。因此首先卡莎布兰卡在定位上非常明确,以新兴中产消费阶层崛起为突破口,将轻熟女视为核心受众群,致力于将意大利的文化、生活理念带给国内女性,不断去探索时尚国度意大利的甜美优雅和东方女性的柔美内敛的完美融合。

  在潮流款式上,卡莎布兰卡坚持原创,每一件衣服都由设立在意大利的Casablank Design Studio与上海设计中心合作,将欧洲的最新潮流融合亚洲女性特质进行研发,为中国女性提供绝佳的时尚体验和舒适感。卡莎布兰卡还利用线上官网、微信、线上商铺等社交媒体来拉近顾客的距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客户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以此做出款式、版型、面料等方面的细微调整,力求让每位顾客都能在卡莎穿到最为称心的女装精品。

  在服装品质上,卡莎更是坚守近乎严苛的质量标准,例如一直坚持自主研发高端面料,并斥巨资邀请意大利顶级制衣工匠,传授制衣秘诀,紧追服装科技前沿,成熟把控现代制衣的最新技术。

  为了进一步扩大常态客户群,紧跟用户的消费趋势,卡莎将抓住时下的“互联网+”热潮,利用O2O模式、全渠道策略实现多元化的服务体验。不仅如此,卡莎还将加强与娱乐、休闲、健康、影视、TMT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开启多品牌、多品类的战略升级,达到服装品类、整体实力上质的提升,最终将卡莎布兰卡打造成为综合性时尚集团。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华北新闻网,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