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收缩内地业务 家乐福、华润万家选择“做得更小”

好奇心日报   2016-03-17 10:16
核心提示:“渠道下沉是个趋势”,从百佳超市目前关闭的门店来看,都属于大卖场模式。

  3 月初百佳关闭了在成都的三家门店,从此完全退出了成都市场。

  败走成都的同时,百佳在广州也不太行了。2 月 29 日,位于中旅商城的百佳超市关闭,它是广州首家百佳超市,迄今已有 17 年的历史。而位于广州天河区枫叶路珠江俊园的分店也于 3 月 7 日结业。

  百佳相关负责人称,关店因为租金太贵经营成本较高,需要优化分店选址。 “这是一个商业决定,百佳将继续着力于华南市场,寻找更适合的位置开店。”

  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收缩内地业务。 2012 年 5 月,百佳关闭了其在上海的最后两家门店,结束了在上海 18 年的经营历史。

  你可能对百佳超市比较陌生。1980 年代进入内地零售市场的百佳,首家门店 1984 年在深圳蛇口开幕。作为李嘉诚旗下企业,“出身”一直受到关注。

  三十年过去了,它被后来者赶超,无论是比它晚进入中国市场的家乐福(需求面积:3000-15000平方米)、沃尔玛等同行,亦或是像永辉超市这样的本土零售企业。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 2014 年连锁百强表显示,百佳超市位于第 91 位,几乎垫底。

  虽然百佳超市业界有所下滑,但“香港人务实的态度,新鲜卫生的概念很符合广州人对超市产品的要求”。广州本地的顾客也认为,百佳超市营业人员的素质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华南市场向来是百佳熟悉的,尤其是广州市场。不过,租金成本的提高,是目前大卖场无法避免的问题,即使是在广州大本营。大卖场是典型的低毛利业态,很难承受这么高的租金压力。一位业内人士说,“按照这个租金上涨趋势,以后老城区与 CBD 都不要再开大卖场了。”

  与此同时,电商分流也是无法避免的因素。“电商的配送能力日益成熟,在生活服务类的商品分流上十分严重。”

  大卖场的业态环境确实很糟糕。

  根据凯度消费指数最新报告显示, 2015 年,中国传统零售渠道(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年增长率为 3.3 %,但大卖场业态在重点城市和省级市首次出现下滑( -1.5 %)。算上在低线城市开设新店的推动,大卖场在全国市场的增长率才能达到 4.4 %。

  最具代表性的沃尔玛出现 35 年来最差业绩,它早在今年 1 月就明确表示,在全球关闭 269 家店铺。虽然沃尔玛中国强调“已连续 12 个季度实现大卖场市场份额的增长”,但只是微增——在最近的一个财季里,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仅为 0.3 %。

  法国巨头家乐福,同样也是饱受关店困扰。去年,家乐福在华关闭门店数达到 18 家。本土的华润万家去年各类型门店关闭数已经超过 1000 家,远远高过新开门店数。

  “大卖场的业态到了发展瓶颈,要么做得更大,要么做得更小。”广州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认为。在过去的一年里,凯度消费指数最新报告显示,便利店这种小而美的业态,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全国销售额增长高达 13.1 %。

  家乐福、华润万家也都在转型,选择了“做得更小”。

  华润万家去年新开的将近 300 家的新店里,只有 25 家是大卖场,其他均以小业态为主,比如推出了社区超市品牌乐购 express,而家乐福则推出 easy 便利超市,这两者的业态属性十分相近:面积在 1000 平方米左右、选址靠近居民社区、以食品为主要单品、带有咖啡室等休闲区。

  “渠道下沉是个趋势”,从百佳超市目前关闭的门店来看,都属于大卖场模式。

  在今后店面的形式上,百佳或许会选择 800 平方米至 1000 平方米的中小型社区店,但社区店是否会成为大卖场的一个正确的转型路径,目前还不是很清晰。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好奇心日报,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